综合百科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网友 2024-11-01 00:31:47 浏览量:

一、什么是行政诉讼时效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既是为了有效保护行政机关管理活动的效率,也是为了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对行政诉讼时效不作具体规定或者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其具体行政行为一直或较长时间处于可受追诉的不确定状态,不仅在证据的取得上有一定困难,增加了案件处理的难度,而且不利于保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活动的开展,影响正常的行政管理程序。

行政诉讼时效的起算一般是从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所谓“知道”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对人行为内容(这里的内容应包括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及诉权和***期限,而非道听途说,也不仅仅是行政机关简单的决定、批准、审批、处罚内容,这里的行政机关的内容应当包括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内容,这样行政相对人才能真正知道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合法,否则就不能视为相对人知道行政行为内容,如果依照法律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以口头形式告知,亦必须制作笔录。行政相对人通过非上述途径而得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不能视为“知道”。所以这种情况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解释:“不属于***人自身的原因”,“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期间内。”可以把***期限延长至5年的规定,这是解释保护行政相对人诉权保护的一个具体体现。

二、行政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的***期限是从知道作出具体行为之日起算。那么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具体行为的内容的,只能从其实际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从作出具体行为到实际知道该具体行为的存在或内容,应该有多长时间呢?我国的行诉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对此,“若干解释”第42条,参照民法通则有关规定,作了相应的补充规定。即***期限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该具体行为内容之日起算,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虽然这样的规定,在最大限度内保护了当事人的诉权,但却较难在实体上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这是因为从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性质来看,两者有很大差别。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是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而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是双方共同意志的表现。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作出某种具体行为,是单方意志的表现。从行政管理行为的特性来看,它具有公定力、拘束力和强制力。因此,它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将最长诉讼期限确定为20年,其时间跨度较长,人民法院不仅对行政机关在当时作出该具体行为时的证据难以确认,同时由于人员调动、机构变更、法律规范变更及法律关系的变化等情况的改变,即使人民法院对该具体行为在程序上是否合法、实体上是否正确予以确认,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也难以实现。

TAG:行政诉讼时效规定

相关文章

  • 众泰版保时捷价格是多少 众泰版保时捷怎么样?
  • 花呗立即提额方法 尝试下这三种方法
  • 中信信用卡提额技巧 你知道是什么吗?
  • 小米贷款逾期几天上征信 不超过这个时间可以放心
  • 交了社保还要交新农合吗?看完心里有数
  • 农保交3000元60岁后拿多少 一年交这么多划算吗
  • 为什么网商贷额度突然降低了 还可以恢复吗?
  • 征信花了但还款良好能不能贷款买房?这招让你买房轻松上手
  • 按揭房怎么加老婆名字 需要以下证件材料
  •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王健林财富缩水682亿
  • 今日港币汇人民币价格 港币人民币今日汇率是多少
  • 辣椒需要打枝吗?
  • 一美元=1美元 一美元=100
  • 预科是什么意思?(预科生与本科生的区别)
  • 微信提现手续费多少
  • 招行人民币汇率美元 招行港币人民币汇率
  • 百万英镑是人民币多少钱 百万英镑相当于人民币多少
  • 620泰铢多少人民币(650泰铢多少人民币)
  •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图表 日元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图表
  • 人民币与泰铢汇率今日价格 近期人民币对泰铢汇率今日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