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规定有哪些

网友 2024-10-29 20:27:16 浏览量:

我们知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要支付一定的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预期损失的补偿。那么,关于经济补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具体内容。

一、应支付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四十六条,在下列情况出现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38条条行为,劳动者有权即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但该解除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3)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4)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5)劳动合同期满,但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导致无法续订劳动合同,或者拒绝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6)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决定提前解散时,法定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对经济补偿金的适用情形有详细规定。概括地说:

1)劳动者主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原则上不需给付经济补偿金,但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除外;

2)用人单位主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原则上应给付经济补偿金,但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规定情形解除的除外。

三、经济补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了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支付标准为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而不仅仅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工资基数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为准,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四、 经济补偿金计算年限

对于因用人单位的合并、兼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另外,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在劳动者符合申请经济补偿金时,劳动者可以直接请求用人单位依法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当然,如果您现在处于法律案件***中,可以向我们的律师进行咨询,他们将会帮助你解开难题,给予你专业的指导意见。

TAG: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世界口碑最好十大护肤品排名(口碑最好十大护肤品是什么)
  • 三十万日元折合人民币是多少 三十万日元对人民币多少
  • 新币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新币对人民币汇率涨跌
  • 人民币汇率涨了是不是升值了 人民币汇率暴涨是好还是不好
  • 美元欧元兑换汇率今日价格 欧元兑换美元平均汇率
  • 日元对人民币今日汇率查询 30191日元对人民币
  • 25万英镑等于人民币 25.5万英英镑
  • 人民币欧元汇率换算 人民币到欧元汇率
  • 泰铢币兑换人民币汇率 泰铢多少人民币汇率
  • 美元人民币汇率公式 美元人民币汇率算法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