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利息保障倍数名词解释,什么是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网友 2024-10-18 03:35:48 浏览量: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利息保障倍数名词解释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利息保障倍数名词解释以及什么是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coverage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公式中的分子“息税前利润”是指利润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

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

公式中:

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

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分母:“利息费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将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并不单独记录,所以作为外部使用者通常得不到准确的利息费用的数据,分析人员通常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进行计算,所以存在误差。

扩展资料:

利息保障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利息保障倍数(interestcoverageratio),又称已获利息倍数(或者叫做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比较容易理解),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因此,债权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数指标,以此来衡量债权的安全程度。

TAG: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道琼斯指数是什么
  • 日元汇率人民币汇率实时价格查询 日元汇率和人民币汇率
  • 电视机怎么选购(电视机选购方法)
  •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 日元对人民币是升了还是降了
  • 811汇改后汇率的变化 811汇改与人民币汇率
  • 牛腩怎样做才好吃(牛腩的做法)
  • 最好最耐用的电池是什么(最好最耐用的电池排行榜)
  • 加元汇率今日多少 加元汇率5月
  • 一元钱的人民币等于多少日元 1元人民币多少个日元币
  • 九千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9千万欧元等于多少韩元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