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一般指逆周期调控。这是一项宏观审慎政策。在客观准确判断宏观形势的基础上,央行等相关部门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灵活的反向调控,畅通信贷供给,建立健全与新增贷款异常变化相关的动态拨备要求和追加资本要求,通过反周期资本缓冲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大幅提高金融监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实现总量调整与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机结合。
简而言之,逆周期意味着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和工具来减缓整个的周期性波动,减少负面影响。
经济周期的存在使得金融体系在经济扩张期加速风险积累,在经济衰退期释放集中,进一步加剧了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波动。这种现象被称为金融体系的新周期性。如何实施监管体制改革,缓解银行体系新周期性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扩张期银行产业集聚风险的顺利释放,使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这是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
根据逆周期调节理论,周期性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上升期大量贷款,积累风险,助推经济泡沫,而信贷紧缩会在经济下降期触发,从而扩大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最终加重金融体系风险。逆周期的作用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和减轻周期内的系统性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模式都是在波动中发展的。一般来说,这种波动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循环,即循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波动和循环现象是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为实现反周期调整的政策目标,有必要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财政、货币、信贷和产业的协调使用:
1、协调配合产业,科技、土地、贸易、劳动就业等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扩张中投资和经济过热;当经济萎缩时,有必要增加金融投资,扩大融资总量,鼓励产业投资。
2、资本监管体系的“逆周期”要素增加,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动态调整资本充足率,在经济过热时及时提高监管标准,在经济不景气时适度放宽监管标准。
3、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宏观政策和市场机制对信贷增长的约束作用,稳定信贷周期。
4、注重新工具的开发应用,建立新贷款异常变动相关的前瞻性拨备要求,设计经济周期变动相关的杠杆率和流动性要求,实现总量调整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机结合。
上述内容是关于逆周期调节的相关知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政策工具的政策传导渠道可能相互重叠,尤其是实体经济和金融周期不一致时,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各项政策必须密切协调和配合。特别是,作为一种跨周期的制度安排,反周期监管的有效性取决于监管的前瞻性和适度性。只有把握好调控的时机和力度,调控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除此之外,赢家小编为您推荐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更多财经知识请持续关注本站。
TAG:逆周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