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介绍一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内容,国家新型城镇规划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规划》共分八章:规划研究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目标,有序推进中国农业产业转移人口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式,提高城市可持续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管理体制机制,规划设计实施。重大意义、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促进合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推进机制,优化升级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各城市协调发展,加强综合交通网络支撑, 加强城市产业就业支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模式,提高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进新城建设,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系和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城市化资金保障机制,完善城市住房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组织协调,加强政策协调。
了解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内容,我们再来看看国家新型城镇规划的意义
1、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要想成功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关注城市化。当今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市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带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整合作用。
2、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为53.7%,而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仅为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农民将通过转移就业增加收入,通过市民化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升级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力。也将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3、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对生活服务的需求;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三次产业联动、社会分工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城市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扩散,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4、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村人口太多,农业水土资源短缺。城乡二元体制下,难以实行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公顷,农民人均土地经营规模在0.6公顷左右,离大规模农业经营的门槛还很远。城市化总体上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和节约利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释放出宝贵的空间。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资源相应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将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5、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和中部崛起,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在中【西部资源(600139)、股吧】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培育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东西南北市场空间,促进人口和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6、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活动的效率,而且可以富农惠民,全面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功能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TAG: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