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流动性陷阱怎么解决,流动性陷阱名词解释,如何理解流动性陷阱

网友 2024-09-03 20:28:13 浏览量:

流动性陷阱名词解释,关于流动性相关的名词,之前也介绍过不少,流动性过剩大家可以了解了解。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名义利率降低到无法再降低的程度,甚至接近于零时,人们更愿意以现金或储蓄的形式持有财富,而不是以资本的形式进行投资或作为消费数据进行消费,以供个人享受。国家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增加都会以“闲置资本”的形式被吸收,仿佛掉进了“流动性陷阱”,从而对整体需求、收入和价格没有影响。

因此,经济学家称之为“流动性陷阱”,即利率已经降至很低的水平,单靠货币政策的调整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极低的利率和国民总支出水平不会改变。

成因:

(1)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当人们不持有带息债券的财富时,他们就失去了本可以赚取的利息。利率很低的时候,持有货币的成本很低。

(2)利率下降会导致投机性货币增加。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有很大的下跌风险,就意味着生息债券的价格已经很高了。此时,人们对经济形势感到悲观,认为债券价格只会下跌而不会上涨,因此停止购买债券。同时,利率有望上升,货币将保持在手中,直到下一次投机使用。

(3)同时,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转化为其他经济媒体难度最小。人们会根据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谨慎动机和交易动机、投机动机,选择持有货币,并及时转换为其他商品和服务。

流动性陷阱怎么解决?

一般来说,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社会总需求相应扩大。减税的类型和方式不同,通胀效应也不同。流转税的减免不仅会增加需求,还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扩张效应主要在供给侧。所得税的减免可以增加社会需求。扩大预算支出规模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加必然会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长和支出扩张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是赤字财政政策。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的理论。他认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主要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决定,即灵活偏好和消费倾向、对未来资产回报的预期。

当经济衰退时,央行将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当市场上的钱多了,利率自然会降下来,低利率的企业就会愿意放贷,扩大生产,从而拉动GDP。

从投资和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当利率太低时,因为有价值的证券的价格往往与市场利率负相关,利率越低,有价值的证券越高,所以投资者不敢投资。

流动性陷阱怎么解决以及出现的原因等等,大家也看完本文之后也都了解了,因为名词比较专业,所以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即使出现上述现状,也不一定能想到。

TAG:流动性陷阱的基本原理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欧元利率为负 欧元区负利率时代或将结束
  • 港币对人民币换算公式(港币对人民币汇率怎么换算)
  • 10亿欧元换多少人民币 一十亿欧元兑换多少人民币
  • 彩票店机选是故意不让中么?
  • 邮政储蓄银行客服电话是多少(邮政储蓄银行官网)
  • 员工意外险包含哪些
  • 生菜金融
  • 欧元牌价 今日 查欧元价格多少
  • 银行存款一年利息一万,本金多少钱 银行一年存1万利息是多少
  • 一万卢布等于多少币2023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