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什么,计算公式是什么?

网友 2024-09-03 13:12:00 浏览量:

人均收入一词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但对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许多人就不了解了!今天本站就带大家学习了解一下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看看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什么?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账补贴)/家庭人口

其中:

1、家庭总收入

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

(1)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2)经营性收入, 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

(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2、个人所得税

指调查对象被扣缴的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等个人所得的税款。

3、社会保障支出

指调查户家庭成员参加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中由个人交纳的保障支出。不包括职工所在单位交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障金。具体包括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和个人交纳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

TAG: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澳元和人民币汇率转换 澳元和人民币汇率
  • 人民币兑港币汇率走势k线 人民币汇率对港币走势
  • 网贷不还会坐牢吗(网贷逾期会产生哪些后果)
  • 美金汇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人民币汇率走势中期
  • 今日泰铢兑换人民币 今日泰株币兑换人民币汇率
  • 英镑汇率实时曲线 汇率走势图英镑人民币
  • 日元5千换人民币多少钱 日元5千换人民币
  •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如何计算)
  • 加元换算人民币汇率 汇率加元兑换人民币
  • 韩元对人民币汇率911查询 年韩元对人民币汇率今日
  • 黔ICP备19002813号